郑朝基
(2019年5月31日14:30)
同志们:
今天,我们结合主席会议专题视察,围绕“城区养老模式”主题首次启动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主要目的是围绕我市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广泛听取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共同推进我市社会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刚才,我们实地视察了虎山街道市心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第二福利院,又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我市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介绍,8名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围绕“城区养老模式”现状,就怎样更好地促进我市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今天,我们还利用手机台直播和微信互动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民政、资规、卫健、医保、城投、华数等相关部门现场一一作了回应,衢州学院公共体育教育部卢晓文主任对我们的活动和讨论发言进行了点评指导,大家的发言既有观点、认识,也有方法、举措,听了之后很受启发。
总体上这次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围绕中心、主题鲜明。养老服务工作是民生热点、民生实事,也是市政协持续关注、跟踪建言的重要课题。从十届政协开始,我们分别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养老等课题,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等多种形式建言助推。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政局和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机构养老有很大突破,居家养老服务正在全力推进。我们政协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履职要求,今天依托“请你来协商”平台,把城区养老模式作为着力点,建言养老事业改革发展,紧扣了全市上下关心、关切和关注的大事、要事,也紧扣了市委中心工作,主题鲜明、指向精准。二是氛围浓厚、点评专业。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在发言时都积极踊跃,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场外网友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我们会场互动频频,童书记更是密切关注,给予我们大大的点赞,会议气氛热烈、富有成效,达到了开诚布公找问题、开门纳谏求共识的预期目的。卢主任(委员)的点评指导有理有据、一针见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为推进我市城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三是意见中肯、建议宝贵。每位代表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有观点、有思想、有针对性,问题和建议提炼很到位、很有说服力,充分说明大家是用心在思考、用心在调研,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了解实情、科学决策。对大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报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实事。民政部门近年来全局性工作可圈可点,特别是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声有色,养老基础工作日渐夯实,机构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值得肯定。但随着我市老年人口和老年人社会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多,对养老服务事业系统化、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如民政局通报的,我市养老服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政策资金投入不足、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下面,我在大家刚才交流发言的基础上,再简要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截止2018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到133127人,占总人口21.6%,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老有所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一是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谋划、部署和推进。采用“政府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形式,加大土地安排、信贷支持、规费减免、财政补助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现有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水平,着力打造“适当超前”的养老服务机构,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二是要注重超前谋划。要着眼长远发展,科学制订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规划好养老机构整体布局,努力形成“9643”养老服务总体格局。城市规划,特别是小区建设要考虑养老元素的融入,不断丰富和完善居家养老设施。三是要培养专业人才。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心位置,探索建立专业院校(江山市育仁卫校等职业学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和特殊人才引进补贴机制,对养老护理员实行统一培训、持证上岗。
二、家庭要承担主体责任
家庭是老年人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的最重要来源,居家养老方式仍是目前城市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要强化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责任和基础功能。一是要强化子女责任意识。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推广《家庭赡养协议书》,积极倡导子女和要赡养的老人签订协议书,明确子女的经济赡养责任,增强子女的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孝道文化宣传。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增强全社会对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要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老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为其参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通过开展“敬老月”活动、帮扶空巢老人、敬老典型评比、尊老敬老主题教育活动等,大兴孝道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社区直接面对城市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社区的功能发挥直接关系到城市养老水平的高低。要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及时更新,归纳梳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宽领域的居家养老服务。要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开展邻里间互帮互助、结伴助老等活动,巩固家庭养老基础性地位。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养老事业中来,既能缓解一些专业机构人手不足、力量欠缺的尴尬,也能带动就业及养老产业的发展。一是要建立养老服务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家、社会组织、个人等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养老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增强社会养老服务的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广大党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的作用,广泛开展文体文艺、心理咨询、生活便民等各类活动,把关怀带给老年朋友。三是要着眼养老模式创新。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中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和规范。如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民政、医疗、公安、社保、养老等行业信息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及精神关怀。如推进医养结合,扶持和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加强老年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着力破解老年人就医难、就医远、就医贵等难题。
通过“政府主导、家庭主体、社会参与”三方合力,戮力同心,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一户不漏,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的养老服务。我们政协将继续做好养老事业发展的呼吁者、推动者、践行者,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倾听需求,查找问题,专研对策,提出真知灼见。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本次协商活动是“请你来协商”平台在江山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创新,取得了预期效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社会关注、群众关心。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解决养老问题也是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养老服务事业一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全市老年人能够更好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